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简介
日期:2025-09-02  发布人: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一、学院简介

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立足豫东,面向河南,辐射全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科结构,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赛促学,培养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院始建于2006年,历经多次专业优化调整,目前共开设有园艺、园林、土木工程、工程造价、智能建造、城乡规划、食品科学与工程、智慧农业8个本科专业。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改革转型为动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先后获批硕士授予建设单位、风景园林重点学科、河南省一流本科、民办高校学科专业资助项目、民办高校特色发展项目、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一流本科课程、河南省虚拟仿真课程、河南省专创融合课程,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河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等教学质量工程项目24项。

学院现有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青年骨干、省级教学名师、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科研先进个人,多位专任教师获得“一级建造师”、“一级造价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等行业资格证书,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到达40%以上。

学院建有智能建造实训中心、数字交互应用中心、智慧农业实训中心、智慧农业数字中心、食品检测中心、智慧工地、BIM实验室、土工实验室、沙盘实验室、插花艺术实验室、果蔬加工实验室、测绘实验室等41个实验室,整体占地面积近1.5万平方米,实验室设备总值近1170万元,全方位满足师生实践教学、科研创新与技术研发需求。

二、办学特色

  经过近20年的教育改革实践,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在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学生成才等方面形成以下三个特色:

(一)搭建了“三全覆盖、多维协同”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学院把思想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聚焦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以“豫东红色文化传承”特色名片为牵引,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特色课程思政品牌。例如,园林、城乡规划专业将焦裕禄精神转化为“为民设计”价值观,塑造“焦裕禄精神+城乡规划”特色品牌。依托河南省课程思政特色化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成河南省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获批河南省课程思政样板课3门,荣获河南省课程思政金课二等奖2项,河南省课程思政优秀案例5项,真正实现“思政有温度、专业有深度”。

(二)确立了“一核一站三平台”人才实践教学模式 

学院将实践教学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开展“助力乡村振兴送设计下乡”主题实践活动。多次组织师生赴睢阳区、虞城县、宁陵县等地座谈交流,完成“美丽乡村”规划项目30余个;为十多个乡镇提供定制化设计服务,打造三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学院联合地方政府与企业共建河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名教师入选省级科技特派员,为企业提供精准帮扶和技术服务,被《河南日报》、《商丘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三)实践了“四阶四导”贯通式助研教学机制

学院始终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形成了“四阶四导”贯通式教学机制。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对学生采取分类指导,大一分类引导,通过专业认知课、企业参观、行业导师讲座,帮学生明确“学什么、做什么;大二规划指导,结合学生兴趣和能力,帮他们制定“考研、就业、创业”的发展规划;大三课程优导,针对专业核心课优化教学内容;大四精准辅导,让考研的学子有复试模拟、专业课答疑、面试培训。“从大一到大四,学院的指导一直跟着学生走,不迷茫、有方向”。学院近四年考研率为21.45%,高于河南省平均水平。连续五年荣获商丘学院考研先进单位。

三、毕业生就业途径宽、就业率高,社会声誉好

 毕业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素质,良好的职业理想和全面的专业知识,团队协作精神强,拥有扎实的实践技能和良好的创新素质,能很快适应岗位角色,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根据行业需求和发展趋势,不断优化和更新课程体系,引进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行业导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服务,提高就业竞争力。连续三年获就业先进单位。


一审 | 李芳琪

二审 | 王百田

三审 | 史本林





点击数: 收藏本页
  • 上一篇:没有信息
  • 下一篇:没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