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量监测 - 文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质量保障 - 质量监测

人文学院开展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

时间:2025-07-24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人文学院于近日组织召开教学大纲修订专题研讨会。院长王增文教授、副院长何玉巧副教授、各教研室主任及全体课程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围绕专家进校指导反馈意见展开深入研讨,重点针对实践教学安排、教材更新、课程思政融合及教学目标对标等核心问题进行了系统性论证,为新一轮教学大纲修订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焦问题导向:以专家意见为修订蓝本

    会议伊始,副院长何玉巧副教授对前期教学评估专家提出的指导意见进行了全面梳理。他指出,专家组在肯定学院课程体系完整性的同时,特别强调需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与理论课程的衔接”“教材内容的时代性更新”“课程思政元素的精准渗透”以及“教学章节与课程目标的动态匹配”四大关键环节。“教学大纲是教学活动的宪法,修订工作不仅要解决现存问题,更要前瞻性地对接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副院长在开场发言中明确了会议目标。



    分项研讨:凝聚共识破解修订难题

    教材更新:兼顾经典性与前沿性,针对专家指出的“部分教材内容滞后”问题,小学教育教研室主任李慧敏老师展示了最新遴选的《小学教育专业导论》等5部教材,其案例库更新率达60%。文学教研室提出“1+X”教材使用模式,即以一部权威教材为主体,配套数字化拓展资源。院长特别强调:“教材选择应建立动态评估机制,优先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与学科交叉创新成果。

    课程思政:从“贴标签”到“有机融合,围绕“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机械结合”的共性问题,副院长何玉巧副教授总结提出“三阶融入法”:在章节设计阶段明确思政映射点,在备课阶段挖掘专业内容与价值观教育的逻辑联结,在考核阶段通过开放性试题检验育人成效。

    


    院长总结:以大纲修订撬动教学系统性改革

    院长王增文教授在总结讲话中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将大纲修订与新一轮审核评估、专业认证标准相衔接。

    二是压实主体责任,各教研室需成立修订专班,实行“负责人-教研室-学院”三级审核制度;

    三是注重协同联动,同步启动教学日历、教案、考核方案的配套调整工作

    “教学大纲的每一处修改,都可能引发‘蝴蝶效应’。”院长特别提醒,“比如实践学时的增加,必然要求实习基地建设、教师工作量核算等配套机制的跟进,各部门必须树立全局意识。


   (供稿:陈月 摄像:樊浩 审核:何玉巧 编审:何玉巧 签审:王增文)






上一篇:没有信息
下一篇:人文学院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工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