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科研工作中的创新应用,9月28日下午,学院邀请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商丘学院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焦雨生教授进行“科研工作如何开展”的交流会。会议由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健康主持,我院部分青年教师参会。
焦教授首先结合当前科研范式变革的趋势,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影响着学术研究的各个环节,尤其在提升科研效率、优化文本表达和辅助决策分析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他以DeepSeek和Kimi两款先进的大语言模型为例,系统演示了如何利用这些工具在课题申报过程中实现精准选题、文献综述自动化、研究框架构建以及申报书语言润色等关键步骤。焦教授强调,AI并非替代研究者的创造性思维,而是作为强有力的辅助工具,帮助研究者更高效地组织思路、提炼创新点、规范学术表达,从而提升申报书的整体质量与竞争力。在实践操作环节,焦教授通过现场演示,展示了如何向DeepSeek和Kimi输入研究关键词与初步构想,快速生成研究背景的综述段落、技术路线图的文本描述以及预期成果的表述建议。
此次交流会不仅提升了青年教师对AI赋能科研的认知水平,也为学院推进智能化科研方法转型提供了新思路。会后,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未来将积极探索AI技术与科研工作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课题申报质量与科研创新能力。


供稿:王萌琳
编审:刘健康
初审:王文斌
终审:刘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