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考核质量标准
考试与考查是课程考核的主要方式,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考试与考查既可检测教师“教”的质量,促进教师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还可检测学生“学”的质量,促使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进行补缺补差。
(一)基本要求
1.依据课程教学大纲,精心设计考核内容,考核内容既突出课程重点,又能反映课程的知识面。
2.考试课程应有分量适中,难度相当的A、B卷,试卷题型应有4种及以上。每份试卷均有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3.考查课程的考核应能反映课程的重点,应有评分标准。
4.监考教师应按学校规定履行监考责任,严肃考场纪律。
5.做好考风考纪教育,以良好的考风促进学风建设。
6.做好考核情况的统计分析,根据课程考核情况明确教学改进措施。
(二)质量标准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质量标准 |
1. 考试组织 | 1.1 考务管理 | 二级学院有专职人员负责考务管理工作,岗位职责明确。 |
1.2 命题通知 | 出卷通知及时,通知单内容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 |
1.3 考试日程 安排 | 考试日程安排具体、要求明确;有详细的考试要求、考试时间、地点、班级、监考人员等安排,考试日程安排符合教学进程。 |
1.4 试卷归档 | 试卷装订统一规范,填写完整具体;考场记录表、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成绩单、试卷分析表等材料齐全;档案管理符合学校相关规定。 |
1.5 安全保密 | 试卷命题、审题、传送、印刷等环节切实做到安全保密,试卷有专人管理,印刷好的试卷装入加封专用密封条的试卷专用袋保管。 |
2. 命题 | 2.1 命题原则 | 命题符合大纲要求,反映本课程基本要求,内容正确,题意准确;命题难易适当,突出重点,份量恰当,重在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
2.2 命题方法 | 教研室组织研讨命题办法,编制题量及难易度大致相当的AB卷、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准确规范。 |
2.3 试卷审核 | 出卷人完成命题后填写学校试卷印刷审批单,报所在教研室和二级学院审核后统一报送教务处,由教务处随机抽卷后统一印刷。 |
3. 考试过程 | 3.1 考场规则 | 有具体的考场规则,可操作性强,有考场记录表。 |
3.2 监考 | 监考人员责任心强,坚守岗位,严格执行考试管理制度,严肃考试纪律,认真填写考场记录表。 |
3.3 领卷与收卷 | 监考人员按规定要求提前领取试卷,准时分卷,及时收卷并上交。 |
3.4 巡考 | 有专人巡考,能全过程监控并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4. 评阅及检查 | 4.1 阅卷评分 | 能严格按照评卷标准及时进行阅卷评分。试卷评阅采用流水评阅的方式;评分客观公正,核分准确无误;有复查记录。阅卷符合学校阅卷规范。 |
4.2 试卷分析 | 阅卷结束后,任课教师以班级为单位,针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分析,认真填写试卷分析表,试卷分析内容包括学生成绩分布、试卷难易度、学生学习情况及教师教学情况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意见及建议,着重从教与学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
4.3 试卷检查 | 试卷评阅工作结束后,以教师个人自查、教研室同行互查、学院检查及学校统一检查等方式开展检查,填写学校有关试卷检查相关表格。 |
4.4 成绩登记 | 按规定时间和要求录入成绩,成绩登记准确,填写规范、完整,总评成绩按规定的比例进行计算,做到准确无误。 |
5. 材料归档 | 5.1 材料归档 | 二级学院有专职人员负责考务管理工作,岗位职责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