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朋友圈被“立冬”刷屏,当第一阵冷风钻进衣领,你是否也感到内心一丝不易察觉的沉寂?期末月的气息隐约可闻,论文DDL在远处招手,而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却仿佛在呼喊着:“我想慢下来。”

这再正常不过了。这不是懈怠,而是你的身心在敏锐地响应季节的节律。古人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个“藏”,是天地赋予我们最正当的“充电”理由。在经历了整整三季的知识轰炸、社团奔波与社交消耗后,你的心灵也需要一个“换季整理”。
这个冬天,或许你可以试着这样照顾自己:
1.调整节奏,而非停滞不前
不必强求自己像永动机。将宏大的目标“切块”,今天的任务就是读完这一章,写完这一小节。允许自己在“早八”的寒风中有些许疲惫,也欣赏自己最终走进教室的每一步。

2.用具体的温暖,对抗抽象的焦虑
当对未来的迷茫随着寒气袭来,请将自己拉回当下:一杯捧在手心的热咖啡,一顿与好友围炉的火锅,一次在阳光下安静的漫步。这些微小而确定的幸福感,是冬日最好的情绪稳定剂。

3.整理内心,清空情绪缓存
就像整理换季的衣物,也花点时间整理你的内心空间。那些不必要的社交压力、过度的自我苛责、人际中的小摩擦……适时“清理缓存”,为重要的事物腾出空间。

4.拥抱“有效休息”
刷手机不是真正的休息。真正的“冬藏”是滋养——可以是读一本与专业无关的“闲书”,看一部暖心的电影,或是允许自己无所事事地发一会儿呆。高质量的停顿,是为了更专注地前行。

请记住,冬天的意义,在于积蓄下一个春天破土而出的所有能量。此刻你所有的内化与沉淀,阅读、思考、甚至看似无为的休憩,都是在为未来的绽放深深扎根。
今日立冬,愿你在奔赴山海的路上,也记得为自己燃起一盏温暖的灯。向内安顿,是另一种有力的生长。
供稿:李 彦
编审:吴 宁
初审:王文斌
终审:刘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