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怕“搞砸”越出错——大学生必懂的瓦伦达效应

准备了一周的PPT答辩,站上台却忘了练熟的稿子;熬夜刷完所有真题,却在很简单的题目上出错;和新同学约饭,全程紧张到不敢抬头——你肯定有过这种“越在意越搞砸”的时刻吧?


其实这不是你能力不够,而是撞上了心理学里的瓦伦达效应。它源于高空走钢丝演员瓦伦达:一生零失误的他,因一次过度纠结“掉下去会怎样”,反而失足坠落。简单说,就是“过度关注失败后果,反而让行动变形”。

对我们大学生来说,这种情况很常见,下面分享3个能直接用的破解法,帮你把焦虑转成行动力:
1. 把“怕失败”换成“想步骤”:别想“演讲砸了怎么办”,拆成“开场问好→第二点举个身边的例子→结尾总结3句话”,注意力放在具体动作上,大脑就没空焦虑;考试前别纠结“考不好”,梳理“这章3个重点公式”“作文2个素材”,行动会驱散不安。
2. 给结果定“最低底线”:担心小组作业做不好?先告诉自己“至少把我负责的部分查好资料、写清楚”,哪怕不完美,也完成了基础;怕竞选失败没面子?就想“至少我站上去说了想法,比不敢报名的人多了次尝试”,降低对“完美结果”的期待,反而能轻松发挥。
3. 用“小成功”攒信心:怕上台就先在宿舍给室友讲个小故事,怕考试失误就认真完成一次课后小测。每做好一件小事,就给自己点肯定,慢慢会发现:“原来我做好一件事,没那么难。”

“行到溪穷云起处,坐看木末萼初开”。其实我们大多时候不是输在能力,而是输在对结果的过度恐惧。下次再紧张,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先做好眼下这一步,剩下的交给过程就好。”
(编辑:蔡丽锦 审核:杨一凡 编审:徐冉 签审:曹婕)
上一篇:没有信息
下一篇:人文学院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题会议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