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天地

人文学院举办“文学作品中的建筑密码”专题讲座
日期:2025-09-18  发布人:renwen 

为挖掘经典文学中建筑的人文细节,引领学子从诗词‘亭台楼阁’懂文史情怀。2025年9月29日,人文学院于老主楼408举办“文学作品中的建筑密码”专题讲座。此次讲座由金璐璐老师主讲,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等专业学生参与。



讲座伊始,金璐璐老师以“为何文学总与建筑‘难舍难分’”破题,结合《楚辞》“筑室兮水中”的原始记述与江南水乡建筑复原图,带同学们还原文人笔下的栖居场景与营造智慧;又援引《诗经·齐风·著》“俟我于著”“俟我于庭”等片段,搭配传统庭院布局模型,引导同学们理解建筑空间在文学中的礼制隐喻,更点明文学中的“建筑书写”不只是场景记录,更是读懂时代风气、感知文人精神的重要媒介。



讲座中,金璐璐老师抛出“文学里的‘建筑’究竟承载何种意涵”的问题,结合“酒肆传诗”“亭台抒怀”等案例,指出建筑不仅是物质空间符号,更承载学术交流、情感寄托与理想追求,并从个人栖居、社会礼制、历史变迁三角度展开剖析。这让同学们深化对文学文献建筑意象研究价值的认知,激发探索热情。最后,她以《桃花源记》“屋舍俨然”与《滕王阁序》“高阁临江”的建筑描写对比,解读不同文人的精神追求,强调要让同学们体会“文筑相生”的深层逻辑,同时提醒大家警惕脱离历史语境的解读,呼吁以严谨态度挖掘文献中的建筑人文细节。


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经典文学文献建筑意象价值的认知,还深入理解了“建筑书写”在文人生活、学术表达及历史还原中的多元意义,领悟到文学片段中建筑细节蕴含的时代印记与人文智慧,并且深刻认识到以严谨视角解读文献、汲取其中“文筑共生”养分对丰富知识体系与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


金璐璐,1979年4月生,河南淮阳人。主要从事秦汉文学的教学和研究,讲授《中国文学史》《<诗经>导读》《传统文化素养与修身》等课程;主持完成科研项目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1项;出版学术著作1部;在《学术论坛》《北方论丛》《江苏大学学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山西师大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30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曾获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商丘市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3项。


(编辑:蒙巧曼 审核:杨一凡 编审:徐冉 签审:曹婕)





上一篇:人文学院开展观看中华经典诵读骨干师资培训精品课视频活动
下一篇:人文学院举办“书香才女李清照”专题讲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