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天地 - 文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天地

经典重读之:《威尼斯商人》的对话性

时间:2025-04-17

卡尔维诺关于经典作品的两个定义: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我们以前读过的东西的书。



《威尼斯商人》是一部众声喧哗的复调交响乐,剧中存在多种形式的对话,基督教文化和犹太文化之间的对话、男女两性之间的对话、两种消费观之间的对话以及两种文体之间的对话等。文本由此把各种思想和声音呈现出来,形成一个众声喧哗的多重复调世界。



文本各种主体之间对话的前提是主体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而对话是矛盾化解的必要途径。通过对话,犹太文化与基督教文化各自存在的合理性在读者和观众这里得到某种程度的认可,而对其各自的不足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省思;重友谊轻爱情实际上表现出了两性权利的不均衡,而女性主人公对友谊神话的戳穿则捍卫了爱情的位置,实际上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男女之间的权利差异;两种病态的消费观之间的冲突是各自展示出了其存在的不合理性,对两者的否定实际上暗含着对适度消费理念的张扬;两种文体各有优长和缺陷,但只要跟人物所处的艺术情境结合起来,就会有效地发挥其优长的一面。总之,剧作通过相互矛盾的主体的对话实现了某种程度的“和谐”状态。当然,对于冲突的双方,许多问题并没有给出答案和结论,但这并不代表剧作家没有自己的思想。莎士比亚当然是有自己的思想的,只不过他不喜欢在剧中直接显露,而是喜欢通过展现多种对话,通过描绘他人的思想,从而保持对立双方作为主体而存在的所有理据;同时自己也尽可能地保持一种“局外人”的相对超然的态度,不直接肯定和否定他人的思想,而是尽量把各种思想和声音呈现出来,形成一个众生喧哗的多重复调世界,通过营造这样一个充满冲突与对话的复调艺术世界,构筑起剧作家理想的各种主体存在的和谐状态。



张晓玲,女,现任商丘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应天书院)副教授。张晓玲主要从事莎士比亚诗歌和戏剧研究、曹雪芹《红楼梦》研究。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张晓玲2011年在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高校中文)中,荣获一等奖,被授予“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以及商丘师范学院第五届“教学名师”、商丘师范学院首届“最美教师”、商丘师范学院“文明教师”等荣誉称号。


(编辑:王怡爽  审核:杨一凡 编审:徐冉 签审:曹婕)





上一篇:人文学院召开安全稳定专项工作会议
下一篇:人文学院举办“巧手改造,变废为宝”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