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召开第七次集体备课会
日期:2025-09-18  发布人: 

  为持续推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提质增效,精准把握教学重难点内容,9月18日,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在3003会议室召开本学期第七次集体备课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杜然主持,全体教师参会。

  本次备课会聚焦“携手周边国家,共创美好未来”这一专题。备课会上,宋平章教授与马永国教授结合当前国际形势与我国周边外交政策新动向,对该专题的教学重难点展开系统梳理,并就教学过程中易出现的“区域合作概念混淆”“政策演进脉络不清”“学生认知偏差引导不足”等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重点提示,强调要立足学生认知实际,强化案例引导与情境代入,避免“文件式宣读”与“空泛化解读”。

在备课展示环节,宋平章教授以“从‘亲诚惠容’到‘命运共同体’——中国周边外交的理念跃迁”为切口,示范如何通过“政策—事件—故事”三位一体结构,层层递进讲好中国同周边国家合作共赢的生动实践马永国教授则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地区的落地案例,分享了“问题链+情境模拟”的教学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在思辨中理解“开放包容、互联互通”的周边合作逻辑。杜然在教学课件中补充周边国家地图,并区分“周边国家”与“邻国”范畴;补充“澜湄合作”六国数据、雅万高铁最新进展等热点案例,方便学生课后延伸阅读。

image.png

接下来,李一鸣、张梦瑾、宋歌、姜晶晶,王静、康圆圆等教师分别就本专题的教学思路、案例选取、互动环节设计进行了交流发言。大家一致认为,本专题应突出“中国方案”的亲和力与感召力,注重从“学生身边事”切入,用“小切口”讲清“大战略”,在比较视野中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与战略自信心。

image.png

杜然在总结中强调,全体教师要充分吸收本次备课成果,进一步细化教案、丰富素材、打磨语言,确保课堂教学“有高度”“接地气”“入人心”。下一步,教研室将持续跟踪课堂反馈,动态优化教学设计,切实推动“形势与政策”课讲深、讲透、讲活,引导学生在把握周边形势中坚定“中国立场”,在理解外交布局中增强“青年担当”。


供稿:康圆圆 审核:张慧

编审:郭莹 签审:郭长华


收藏本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