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商丘学院“教学质量文化活动月”实施要求,扎实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提高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5年9月23日上午在3017会议室组织开展“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思政课”集体备课会。会议由院长郭长华主持,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再望、副校长潘一展、教务部长杨培景、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副主任牛娜、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专家郭志林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会。
活动伊始,张再望书记强调了集体备课制度对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政课质量提升的深层次意义,集体备课能集思广益,是提升教育质量的主渠道,同时也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关键平台,通过集体备课有助于全体教师统一思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课堂讲授的权威性和准确性,与党和国家的要求保持高度一致。讲好思政课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体教师要以高度使命感精心授课,共同打造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金课,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随后,三位来自不同教研室的教师代表分别就如何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相关课程进行说课展示。姚芳芳老师通过解析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涵阐述了其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契合点,李文顺老师则从融入方式、融入原则、融入示例几个方面展开解读如何将抗战精神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李一鸣老师则结合《形式与政策》课程的特点分析了抗战精神融入该课程的视角和路径。讲解结束后,与会的领导及专家围绕如何讲好思政课提出许多具有建设性的反馈意见。反馈意见聚焦于如何进一步提升教学实效,例如在理论阐释中进一步增加鲜活的历史细节和人物故事,以情感人、以史明理;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更大胆的尝试,如利用本地抗战遗址资源开展实践教学等。
最后,潘一展结合学校整体工作部署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提出具体要求,全体教师要深刻认识马院建设和思政课改革的重要性,聚焦内涵式发展,不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切实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马院的全体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讲好抗战精神,更要在自身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中践行这种精神,勇于担当,攻坚克难,追求卓越,为推动学院和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郭长华院长进行总结,她指出本次集体备课会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研讨深入,有效凝聚了共识,拓展了教学思路。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非常宝贵,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建议落实到备课和上课各环节,持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精研每一堂课,着力打造更多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金课”,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马院力量。
供稿:魏春鸽 审核:张慧
编审:郭莹 签审:郭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