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文化

质量文化

质量文化

研习坊·督导篇(二)质量文化-应用型本科高校卓越发展的精神引擎与行动纲领(校级督导专家詹秀环)

发布时间:2025-09-23作者:jcb

在教育的长河中,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我们正以“育人为本,质量至上,标准为要,全员践行,追求卓越”为核心理念,构建独具特色的质量文化体系。这二十字理念,非空洞口号,而是我们应对审核评估、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精神引擎与行动纲领。

一、育人为本,是质量文化的价值基石。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非“制器”。它要求我们将学生的全面成长置于一切工作的中心,关注其知识建构、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与人格发展的统一。这意味着教学质量评价需超越简单的分数与就业率指标,转向对学生学习体验、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及社会责任感的综合关照。作为教学督导,我们应聚焦课堂教学是否启发了思考,实践环节是否锻炼了能力,校园文化是否熏陶了品格,真正让“以学生为中心”从理念落地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动。

二、质量至上,是质量文化的目标导向。

在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质量是高校赢得社会信任、获得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质量至上”要求我们形成从人才培养目标设定、教学资源投入、教学过程监控到毕业生跟踪反馈的全程质量闭环。它倡导的是一种永不满足、持续改进的精神气质。教学督导工作需从传统的“找问题”转向“促改进”,通过精准的“诊断”与“开方”,推动教学质量螺旋上升,使“优秀成为习惯,优质成为常态”。

三、标准为要,是质量文化的实践框架。

标准是衡量质量的尺度,也是规范行动的依据。它既包括国家层面的专业质量标准、教学基本要求,也包括学校自身根据定位特色细化的各类教学规范、评价指标与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科学、清晰、可操作的标准体系,是实现质量可测、可控、可提升的前提。督导工作尤需吃透标准、运用标准,通过听课、检查、访谈等方式,确保教学运行、课程考核、毕业设计等各环节有标可依、有规可循,同时推动标准内化为师生的共同追求。

四、全员践行,是质量文化的实现路径。

质量文化非一人、一部门之事,它源于每一位教职工的认同、参与和贡献。从校领导的战略决策,到管理部门的服务支撑,从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业指导,到辅导员的育人管理,乃至后勤的保障服务,人人都是质量的建设者和守护者。教学督导应善于倾听、沟通与协调,激发全体师生的主人翁意识,构建起“质量共同体”,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的质量建设网络。

五、追求卓越,是质量文化的精神境界。

它超越了基本的合格要求,体现了我们对更高水平、更优品质、更大价值的不懈追求。这是一种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文化品格,鼓励创新、宽容探索、崇尚特色。督导工作不仅要当好“质检员”,更要成为“鼓动家”和“催化剂”,善于发现和推广优秀教学案例,支持教学改革与模式创新,营造见贤思齐、争创一流的氛围,引领学校质量文化迈向卓越新高度。

迎接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既是对我们过往工作的检验,更是对未来发展的鞭策。作为校级教学督导,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必将深刻领会学校质量文化核心理念,将其内化于督导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做“育人为本”的坚定守护者,在督导中始终关注学生收获与发展,做“质量至上”的严格监督者,依据标准精准查找问题,推动持续改进;做“全员践行”的积极推动者,促进沟通共识,凝聚质量合力;做“追求卓越”的引领示范者,推广优秀实践,激发教学创新。让我们以此次审核评估为契机,与全校师生一道,将质量文化核心理念深植于心、外化于行,共同谱写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新篇章!

(供稿: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 审核: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 编审:宋洁 签审:牛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