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不同群体的“粘合剂”“连心桥”,排解矛盾的“解压阀”“缓冲器”,已经成为各个领域、各项工作中的亮丽风景,释放出暖心的正能量,志愿者用实际行动彰显了责任意识,使命担当,画出了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同心圆。2025年1月14日至2025年2月20日,商丘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学生高逸然展开了他为期一周的下乡历程。
前期准备工作
(一)提前上网查找祥符区祥符湖和周边乡村的相关资料,了解服务人员的日常活动和主要工作,熟悉本次活动的宗旨和目标。
(二)完善自身素养,了解和学习实践知识,提升对于公共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志愿活动的认知。
(三)调整好个人的生活作息状态,随时准备参与活动,训练自我心态,提高抗压能力。社会实践
志愿者们去村中做一些调查问卷,和村民们进行交流沟通。他们发现,村里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现象非常严重。这个情况在下乡之前,他们通过做数据调查的工作提前进行了了解,但是冰冷的数字总是不及真实的画面更令人震撼。
七八十岁的老汉,带着五六岁的孩童一起生活。在乡下实践的过程中,志愿者不断思考,充实自己,他们收获成长,收获了许多他们从未有过的经验。这让他们懂得了今后在成长和前进中该做些什么。志愿者们很幸运能够参加这次实践活动。这次实践活动让他们感受颇多,既增长了见识,同时也学到了许多东西。只有亲身经历了才知道其中的苦与乐。
在此次志愿之行中,志愿者们了解了新农村建设以及更深入的了解了“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的现状问题。同时,他们也感谢一同下乡的同学们,是他们彼此之间的互相照顾与互相帮助让他们感悟到了真情。最后,他们也真诚地祝愿乡村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
商丘学院团委
编 辑 | 单 梓 恒
校 对 | 黄 思 雨
一 审 | 程 梦 茹
二 审 | 王 庆 慧
三 审 | 陈 慧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