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学院人文学院润“豫”“青”禾暑期社会实践团怀揣“坚守教育初心,传播知识星火”的热忱,于2025年7月3日走进了商丘市王庄小学,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活动。
团队成员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使命,以知识浇灌乡村“青禾”,为乡村教育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本次社会实践采取“支教+访谈”双轨并行模式,既通过生动课堂传递知识、守护成长,又借助深度对话调研现状、贡献智慧。
支教环节中,实践团围绕安全主题为王庄小学学生打造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实践团成员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了多层次的安全教育内容:在“防溺水”教育板块,采用“情景模拟+知识问答”模式,通过鲜活的案例解析、生动的情景演绎,系统讲解防溺水“六不”原则及遇险自救技巧,让孩子们在真实可感的场景中加深理解。
同时课程巧妙融入交通安全、居家安全等基础常识,通过“你问我答”“击鼓传花”等互动形式点燃课堂热情,安全知识问答中,答对的同学可收获小礼物,让知识在欢声笑语中悄然传递。
为满足学生成长的多元需求,实践团精心设置了一系列配套课程。
心理课上,轻松的互动游戏引导学生认识情绪、掌握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科学启蒙课播放趣味实验视频,用直观震撼的画面激发学生对自然与科学的好奇心;儿童游戏课程则让孩子们在协作玩耍中增强团队意识。
多样的课程设置让同学们在欢乐氛围中既筑牢了安全防线,提升了自我保护能力,也在多元体验中收获了成长。
实践团还与商丘市王庄小学的王校长和沈校长展开深入的专题访谈。
在访谈过程中,两位校长结合乡村教育实际,分享了深刻见解:乡村孩子天性烂漫、单纯热情,但音体美师资弱于城市;学校以德育为首,重学习习惯与品德培养;乡村家长对教育的整体重视度不及城市,部分“有心无力”或“送校后不管”,教育更多依赖老师,不过低年级家长意识逐渐提升、配合度高。
实践团成员在访谈中积极探讨乡村教育的关键议题,贡献了诸多有价值的见解,彰显了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为乡村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启发。
此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让人文学院学子深切体会到乡村文化的淳朴与乡村学生的真挚,也直观感受到乡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现实。
作为师范生,润“豫”“青”禾实践团成员将牢记“师范”二字的责任与担当,以教育初心为指引,把专业所学转化为助力乡村教育发展的实际行动,用爱心与责任守护乡村“青禾”茁壮成长。
商丘学院团委
编辑|荀艳秋
校对|黄思雨
一审|程梦茹
二审|王庆慧
三审|陈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