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开展新学期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
日期:2025-09-17  发布人: 

2025年9月15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在双创大楼3017会议室召开新学期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本次会议由教研室主任单宝兴老师主持,教研室全体成员参加。

备课会上,姚海曼老师以“实践的来源和本质与形式”展开课程内容分享。姚老师结合新学期学生对抽象哲学概念理解较难的学情特点,提出以“校园志愿服务”“企业技术革新”等身边案例为切入点,拆解“实践是连接主观与客观桥梁”的抽象概念,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实践的社会性与历史性,用案例讲解法来化解概念中的理解难点,进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周娟老师则是聚焦“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相关内容进行教学分享,周老师建议采用互动式教学突破重点。她提出,在该章节内容中设置以“不同时代环保观念演变”为主题,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存在)的过程中,人类的环保意识(社会意识)又发生了什么转变,再结合“乡村振兴政策引导乡村文化振兴”案例,借此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掌握“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原理,提升学生对于知识概念的运用能力。

在讨论环节中,教研室各位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进一步细化教学方案与课堂设计,杨得坡教授建议补充“数字化实践对社会意识的影响”新案例,使案例更加时代化,更加贴合社会实际,胡鹏程教授则提出优化课堂提问设计以强化师生互动,通过引导学生,加强学生理解,本次备课会研讨紧密结合教学实际,讨论氛围热烈

   最后,单宝兴老师总结强调,需将本次集体备课成果融入教学方案,以案例化、互动化教学让抽象原理“落地”,帮助学生筑牢理论基础,为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奠定坚实基础。本次备课会也进一步统一了教学思路,综合了多位教师的课堂见解,解决了问题,提出了方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打造优质课堂提供了有力支撑。

2749baa3dc588281dde7b78b7e8d4af5.png

image.png

供稿:魏春鸽 审核:张慧

编审:郭莹  签审:郭长华


收藏本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