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商丘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4007演播厅内歌声悠扬、氛围热烈,由学院声乐教研室主办的民族歌剧《运河谣》专场演出在此精彩上演。本次演出以“传承民族经典,唱响运河情怀”为主题,通过完整剧目呈现与艺术细节打磨,深化民族声乐教育的实践内涵。音乐系全体教师全程参与指导,并邀请校外民族歌剧专家到场点评,助力学生实现从民族音乐理论到舞台实践的沉浸式成长。
本次《运河谣》演出以“还原经典内核,融入青春表达”为核心理念,在尊重原作艺术精髓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优化呈现形式。该剧以京杭大运河为背景,串联起民间艺人的悲欢故事,学生团队通过精准把握民族唱腔技巧、细腻诠释角色情感、精心设计舞台调度,生动展现运河两岸的人文风情与家国情怀。例如,在“运河谣”核心唱段中,学生以婉转的民族唱法传递出对故乡与亲情的眷恋;“水姑娘”篇章则通过合唱与肢体语言结合,再现运河船工的坚韧与质朴,凸显民族歌剧的文化感染力与社会价值。

声乐教研室教师团队从剧目筹备到最终演出全程深度介入,围绕“民族唱腔把控”“角色情感塑造”“舞台美学呈现”三大核心开展专项指导。在日常排练中,教师通过“民族发声技巧特训”“唱段情感解析工作坊”,帮助学生突破高音转换、气息控制等技术难点;针对舞台呈现,教师联合舞台美术专业团队,指导学生设计符合剧情的服饰、道具与灯光,例如为“水乡场景”搭配蓝白主色调舞美,还原运河的灵动意境。演出后,教师与商丘市歌舞剧院导演、民族音乐评论家共同开展研讨会,提出增设“民族歌剧片段创编”“民间音乐采风”等教学模块,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本次《运河谣》演出通过多维度创新,让民族歌剧焕发青春活力。在音乐呈现上,学生团队融入古筝、竹笛等传统乐器伴奏,与合唱声部交织,丰富了民族音乐的层次感;在舞台表现上,采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将运河波光、古镇风貌等画面投射于背景,打造沉浸式观演体验。剧中“情仇对决”场景,学生以极具张力的演唱与肢体动作,将人物矛盾推向高潮,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活动特别设置“民族音乐互动”环节,邀请现场师生学唱剧中经典片段,普及民族歌剧知识,打破舞台与观众的传统边界,展现民族艺术的鲜活魅力。
民族歌剧《运河谣》演出作为艺术与传媒学院民族声乐实践教学的重要成果,既是学生淬炼专业技能的舞台,也是教师探索民族艺术教育创新的窗口。通过经典民族剧目的演绎、教学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师生共同诠释了民族文化的深厚内涵。音乐系将持续深耕民族声乐教育领域,构建“以演促学、以艺传情”的教学生态链,为培养兼具民族文化素养与艺术创造力的新时代声乐人才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