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准备与课件设计整改成果
(一)PPT 优化
整改成效:全体教师完成课件修改,遵循 “文字精简、重点突出、字体≥24 号” 原则,每页文字控制在 6 行以内,新增图表、案例图片等可视化元素,后排学生清晰度提升至 95% 以上。
(二)板书规范
整改成效:开展 2 场 “板书设计专题培训”,教师板书规范率从大幅度提升,主板书居中、副板书辅助演示的布局模式基本普及。
(三)教案标准化
整改成效:下发教案撰写模板后,教研室完成 2 轮教案专项检查,缺项教案补全率 100%,“教学手段”“思政元素”“教学反思” 填写完整。
二、教学方法与技能提升成果
(一)实践教学示范
整改成效:实践课教师示范环节覆盖率达 100%,教案中均明确示范步骤与时长,督导随机听课检查未发现 “只动嘴不动手” 现象。
(二)教学技能培训
整改成效:“课堂语言表达与节奏控制” 覆盖全体教师,基本语速控制在 120-150 字 / 分钟,非教学语言使用频率降低 。
三、课堂管理与学风建设成果
整改成效:实施 “三必带” 制度后,平均到课率 提升,超目标值(95%);课堂积分制推动互动回答问题覆盖率达 85%,超目标值(80%);睡觉、玩手机等违纪行为发生率大幅度下降 。
四、课程思政融入成果
(一)思政元素挖掘
整改成效:各教研室完成 “专业课思政融入点研讨会”,梳理《课程思政案例库》包含多个个典型案例(如艺术设计类 “非遗元素创新设计”、传媒类 “乡村振兴主题报道”);教师教案中 “思政融入环节” 设置率达 100%,每学期平均开展思政主题教学 2.3 次。
(二)督导与评价
整改成效:教学督导重点检查课程思政融入自然度,推荐优秀案例并进行推广;课程思政纳入教学考察的一部分。
五、综合整改成效
管理机制:建立教学督导—学院—教师三级跟踪机制,整改期间召开多次工作例会,解决多个教学相关问题,形成相对应的教学质量提升长效机制实施方案。
六、下一步计划
1.持续优化”课程思政案例“,每学期新增案例≥10 个。
2.开展 “课堂管理创新比赛”,挖掘更多高效管理方法。
(编审:李丹 签审: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