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契合音乐行业发展需求、持续提升音乐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近日,我校艺术与传媒学院在艺术楼4007召开 2025届音乐学专业毕业生代表座谈会。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各专业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及 100余名毕业生代表面对面交流,围绕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完善、实践能力提升等核心议题,广泛征集意见建议,为后续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筑牢基础。
座谈会上,毕业生代表结合自身专业学习、舞台实践及就业准备经历,从 “理论落地”“技能精进”“行业适配” 三个维度坦诚发声,意见建议兼具专业性与针对性。
音乐学专业,聚焦 “理论 - 实践 - 就业” 的衔接,音乐学专业毕业生代表重点围绕理论课程的实践转化与就业能力培养提出建议。“音乐史、音乐美学等核心课程多以书本讲授为主,缺乏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多位同学提到,作为未来可能从事音乐教育、文化研究的群体,现有课程中 “音乐教学法”“音乐教材设计” 等实训模块占比不足,且缺乏与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对接机会,“在校期间只进行过模拟试讲,从未真正走进中小学课堂观察教学、实操授课,毕业后面临‘懂理论、不会教学’的困境。”艺术与传媒学院张新根提出,要分类梳理、逐项落实,构建“反馈 - 优化”闭环。对毕业生提出的意见建议,各教研室主任现场逐一回应,明确改进方向与推进计划。“后续我们还会邀请行业专家 —— 包括中小学音乐特级教师、业内知名老师—— 参与课程设计与教学评估,确保人才培养方案既保留专业底色,又能紧跟行业需求。” 音乐学教研室主任高宁补充道,同时明确将建立 “毕业生意见跟踪反馈机制”,定期向本届毕业生同步方案修订进度与实施效果。

此次座谈会是我校艺术与传媒学院构建 “教学 - 实践 - 反馈 - 优化” 人才培养闭环的重要举措,不仅搭建了专业与毕业生的深度沟通桥梁,更让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更具 “学生视角” 与 “行业视角”。下一步,艺术与传媒学院将结合毕业生建议与行业调研数据,加快推进两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牛冰洋/供稿)(刘叶/编审)(张书海/签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