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升育人质量,为新学期教学工作谋篇布局,9月4日,声乐教研室成功召开了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期初教学研讨会。本次会议以“OBE教学理念探讨,学生考研助推,课程思政深化,教学方法创新”为主题,开展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探讨。
会议伊始,教研室主任效森森强调了在当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主动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他指出,本次研讨会旨在凝聚共识,探索将OBE理念、课程思政与声乐专业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从而更好地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艺术人才。
研讨会重点围绕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展开了学习与讨论。与会教师一致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向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核心的OBE模式转变。大家结合《专业主修》、《综合排练》等具体课程,就如何设计与之相匹配的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进行了深入交流。会议提出,未来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必须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效和能力培养,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毕业时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全面的艺术素养。
鼓励与指导学生考研作为重要议题纳入教学研讨,是本次会议的一大重点。在学院会议上,院长提出,要将考研辅导融入日常教学,形成常态化、系统化的支持机制。声乐教研室总结辅导上届考研学生的经验,并制定了新的措施。具体包括:在日常专业教学中注重理论深度与学术素养的渗透;组织优秀青年教师分享考研经验,为学生提供备考策略、院校选择、面试技巧等全方位指导;建立考研学生档案,进行“一对一”的精准帮扶。此举旨在为学生继续深造、提升学术层次搭建坚实平台,拓展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课程思政”建设是本次研讨的另一大焦点。声乐教研室深入探讨了如何充分挖掘声乐课程中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和人文精神,将其自然而有机地融入教学全过程。例如,在讲授中国艺术歌曲时,可融入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教育;在排演红色经典歌剧选段时,可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理想信念与奋斗精神。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真正做到“以声育人、以美化人”。
在教育教学方法层面,教师们分享了各自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创新手段,如翻转课堂、情境式教学、项目驱动式教学(如以音乐会、汇报演出作为项目成果)等。会议探讨了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拓展教学时空,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让声乐课堂更加富有活力和吸引力。
本次期初教学研讨会内容充实,讨论热烈,为新学期声乐教研室的教学工作统一了思想、指明了方向。与会教师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研讨会为起点,积极将会议成果转化为切实的教学行动,持续推动声乐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培养德艺双馨的优秀声乐人才贡献力量。(王铭/供稿)(效森森/审稿)(刘叶/编审)(张书海/签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