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创新创业学院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活动” 一对一帮扶计划

发布时间 :2025-04-30    作者:cxcy    

一、帮扶目标

通过一对一帮扶,促进被帮扶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进而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

二、帮扶主体与对象

帮扶主体:教学经验丰富、具有较高教学水平与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骨干教师。

帮扶对象:在第二轮“提质增效活动”中教学效果相对不理想的教师。

三、帮扶内容与措施

(一)教学理念更新

定期开展教学理念研讨活动,结合学科专业特点与学校教学实际,引导帮扶对象深入理解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等现代教育理念。

共同分析当前教育教学改革趋势与政策导向,探讨如何将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理念融入课程教学,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帮助帮扶对象树立正确的教学价值取向与课程建设目标。

(二)教学设计优化

帮扶主体深入帮扶对象课堂听课,全面了解其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情况,包括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过程安排、教学评价设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针对听课发现的问题与帮扶对象共同研讨,依据课程教学大纲与学生学习需求,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完善。例如,指导帮扶对象如何明确清晰、可衡量、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教学目标;如何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认知规律,合理整合与序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何结合课程内容特点与学生学习风格,灵活运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法、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如何设计科学合理、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三)课堂教学实施指导

帮扶对象进行课堂教学时,帮扶主体进行现场观摩指导。观察帮扶对象的教学语言表达、教学仪态仪表、教学节奏把控、课堂互动组织、教学设备与教学资源运用等方面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记录存在的问题。

课后,帮扶主体与帮扶对象进行面对面交流反馈,针对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与建议。例如,指导帮扶对象如何运用简洁明了、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进行讲解,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流畅性;如何保持良好的教学仪态仪表,展现教师的亲和力与自信心;如何合理控制教学节奏,把握教学内容的详略与进度,避免教学过程过于拖沓或仓促;如何有效组织课堂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小组活动等,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与学习积极性;如何熟练掌握与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在线教学平台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呈现形式,提升教学效果等。

帮扶主体为帮扶对象提供一些课堂教学技巧与方法的培训与指导,如课堂导入技巧、课堂提问技巧、课堂表扬与批评技巧、课堂突发事件处理技巧等,帮助帮扶对象提升课堂教学驾驭能力与应变能力。

鼓励帮扶对象积极参加教学技能竞赛、公开课、示范课等教学活动,在实践中锻炼与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四)教学反思与研究能力提升

引导帮扶对象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定期组织教学反思交流活动。要求帮扶对象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与计划。帮扶主体对帮扶对象的教学反思进行点评与指导,帮助其不断深化对教学过程的认识与理解,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与效果。

结合教学实践,培养帮扶对象的教学研究能力。帮扶主体与帮扶对象共同探讨教学研究课题的选题、研究方法设计、研究资料收集与整理、研究成果撰写与发表等方面的问题与技巧。鼓励帮扶对象积极参与学校或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结合课程教学实际,开展教学方法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评价改革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以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帮扶主体为帮扶对象提供必要的研究资源与支持,协助其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并对其研究过程进行跟踪指导与监督。

四、帮扶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

按照帮扶计划与方案,帮扶主体全面开展帮扶工作包括听课、评课、教学研讨、教学设计指导、教学资源开发指导等。帮扶对象需积极配合帮扶主体的工作,认真落实帮扶主体提出的各项改进措施与建议,及时反馈帮扶过程中的问题与困难。

)第阶段

帮扶对象在帮扶主体的指导下,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探索。帮扶主体继续跟踪帮扶对象的课堂教学情况,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督与指导,及时发现并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帮扶对象积极参加教学技能竞赛、公开课、示范课等教学活动,展示帮扶成果,积累教学经验。在本阶段,帮扶对象撰写帮扶工作总结报告,对本学期的帮扶工作进行全面总结与自我评价,分析自己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教学反思与研究、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取得的进步与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与改进方向。帮扶主体对帮扶对象的工作总结报告进行审核评价,并撰写帮扶工作评价报告,对帮扶对象的整体表现与帮扶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提出进一步的发展建议与意见。

)第阶段

创新创业学院组织召开帮扶工作总结会议,对本学期的一对一帮扶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帮扶主体与帮扶对象在会上分享帮扶经验与心得体会,展示帮扶成果与教学改革成效。

五、帮扶效果评估

(一)学生评价

通过学生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帮扶对象课堂教学的满意度、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的变化情况。对比帮扶前后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数据,分析帮扶工作对学生学习体验与学习成果的影响。

(二)同行评价

组织创新创业学院教师对帮扶对象的课堂教学进行观摩评价,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比帮扶前后教师的评价意见与建议,评估帮扶对象在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方面的提升情况。

(三)教学业绩评估

分析帮扶对象在帮扶前后的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评价成绩、学生考试成绩分布、教学改革项目立项与教学成果获奖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综合评估帮扶工作对帮扶对象教学业绩的提升效果。

(四)帮扶对象自我评估

帮扶对象根据自身在帮扶过程中的学习与成长经历,对自己在教学理念更新、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实施能力提升、教学反思与研究能力发展、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进行自我评估与总结,反思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未来的发展规划与努力方向。

根据以上多维度的帮扶效果评估结果,总结一对一帮扶工作的经验与教训,为今后进一步完善帮扶机制、提高帮扶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持续推动创新创业学院课堂教学 “提质增效活动” 深入开展,促进我校整体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创新创业学院

2025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