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战略部署,准确把握新时代教育工作的任务目标,商丘学院人文学院紧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三擎驱动”师范英才领航工程为核心,通过学科竞赛、公益支教、科研训练构建“三位一体”师范生培养体系,培养了一批兼具专业素养、教育情怀与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教育人才。
创新引擎:以赛促学,锤炼教学硬实力
学院始终将学科竞赛作为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师范人才的重要抓手,紧密对接教育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育人导向,近年来组织学生参与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共计23类,累计获奖2584人次,其中一等奖351人次。
在全国“华文”师范生教学技能展示等高水平赛事中,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语文现场教学技能展示中荣获一等奖3项,语文教学片段设计中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在河南省第二十届高等学校师范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比赛中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通过竞赛,师范生将理论转化为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能力,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与教学实践能力,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践引擎:支教赋能,扎根乡村育情怀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助力乡村教育发展战略,探索实践教学校内校外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专业实践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新路子,学院连续多年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参加在线辅导教育公益活动,利用公益实践锤炼师范生的教学适应力,助力学生厚植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教育情怀。
自2021年以来,学院共有1446名学子参与广西师范大学“数学课栈”团队举办的小学数学公益支教项目,累计服务乡村学生超1.2万小时,144人获评“星级志愿者”,多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此外,多名学生在深入海南定安等地的支教中获“美在心灵公益人”等荣誉。学院还长期参与“青椒计划”,助力乡村教师成长。
学术引擎:科研筑基,培育创新领航者
科研训练是培养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学院通过鼓励、指导学生申报科研项目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升科研能力和素养。近三年来,学院由学生独立主持立项的市厅级项目83项,独立主持结项的市厅级项目35项,756名学生参与教师主持立项和结项的科研项目。此外,学生主持结项的科研项目屡获大奖,撰写了数篇高质量的研究报告。
商丘学院人文学院“三擎驱动”师范英才领航工程,通过以赛强技、以行铸魂、以研促创,实现了师范生“知识传递—实践检验—研究深化”的闭环提升,有效破解了传统师范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难题。
这一模式不仅为地方基础教育持续培养输送“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优质师资,更以创新实践探索契合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求,为河南教育强省提供了具有示范价值的商丘学院智慧与方案。
(供稿:人文学院 审核:党委宣传部 编审:杨春鹏 签审:李书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