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王玉凤(1993.12- ),女,河南商丘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河南省乡村振兴。
第二作者:陈英豪,商丘市梁园区科技中等专业学校。
基金项目:2024年商丘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商丘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联动制研究》(课题编号:2024157)
摘 要:乡村振兴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为家乡经济发展打开新了道路,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力量,但机制建立的驱动力和保障力不足、返乡创业服务平台建设、经验不足以及创业资金短缺等,则是阻碍农民工返乡创业主要制约因素。构建农民工返乡创业机制需加大宣传力度、改善创业环境、聚集社会资源、提升产品质量,确保农民工创业有积极性、得以顺利返、和谐发展、产品销售的出去,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理论参考与经验借鉴。
关键词:商丘区域;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乡村振兴;动力机制
一、新生代农民工概述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城市从事以非农业就业为主,但户籍在农村的劳动力。相比传统的农民工他们受到的教育水平高,但又不愿意从事繁重的农业体力活动,对职业期望又比较高。而作为新时代的农民工更是有着这样的理想,既可以得到一份可观的收入,又可以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父辈只会“打零工“思想,而是要做自己的“老板”。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更符合新生代农民工的夙愿,因此,农民工返乡创业也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二、商丘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现状
(一)返乡创业人数分析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趋势下商丘市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不断更高。据调查显示自2020年以来,商丘市农民工返乡创业每年增加人数及完成目标任务情况(见表1),根据表分析,2021年疫情严重导致返乡创业农民工大幅度增加,2022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又有所减少,但自此后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比较强烈,害怕再有各种不稳定因素,导致在城市生活压力加大。
表1 商丘农名工返乡创业新增情况
(二)返乡创业方向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在返乡创业产业结构中从事的是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的行业较多。但是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产业结构有所改变,但从根本上所需资金规模较小,技术不高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手工操作行业依旧受他们追捧。因此他们投资的主要行业在农业畜牧、制造产业、服务业等第二、第三产业。本文调研的30家企业(2021年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的15家企业、2022年商丘市入选返乡创业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的15家企业)中,农业畜牧、制造业、服务业、批发业和建筑业分别有14、11、3、1和1家,占比分别为47%、37%、10%、3%和3%(见图1)。
图1 商丘农民工返乡船业行业比例图
(三)返乡创业成绩分析
自2022年,商丘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持续开展“双乡双业双雁”活动,为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商丘市形成了从“市长”到“村长”的四级“一把手”指挥体系,商丘市积极搭建平台,全市共有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13个,市级返乡创业示范园区23个,市级返乡创业试点园区25个,8名创业典型成为2022年度“河南省返乡创业之星”[1]。每年都超额完成河南省返乡创业任务目标,完成情况(见表1)。为提高服务能力,商丘市出台《商丘市政府关于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5个方面36条具体扶持措施;建设商丘市返乡创业综合服务网和各县(市、区)返乡创业服务网,吸引各类人才来商创业;不间断开展线上线下的招聘活动,全力为返乡创业企业提供针对性服务[2]。
三、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逻辑关系
(一)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动力
农民工返乡创业已成为趋势,形成这种趋势既有推力又有拉力的存在,其中推力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据调查显示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每年增加的人数与城市就业岗位数成反比,就业形势紧迫;另一方面,城市消费水平增高,外地人无法像本地人一样正常融入。拉力也包含两方面:一是政府对乡村振兴的大力扶持,乡村振兴下对人才的渴望,二是大学生学成归来报效家乡的思想。大多数大学生毕业后先在城市工作一段时间,学习技术、管理经验和财富积累,为了有朝一日自己返乡创业,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乡村振兴与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内在逻辑
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乡村振兴的有利作用,一是可以改变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二是给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三是解决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乡村振兴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势,首先乡村振兴下政府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社会环境、金融服务、技术指导和管理支持,为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了物质基础,是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坚强后盾。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风险较低,成功率会更高,希望以此成为获得更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制约因素
根据3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商丘农民工返乡创业制约因素多集中在四个方面。
表2 商丘农民工返乡创业制约因素表
(一)联动机制建立的驱动力和保障力不足
农民工返乡创业在实现致富的同时,幸福生活也是新时代人民的理想,返乡创业能够解决照顾父母、兼顾孩子上学辅导作业等现实问题,一家人可以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这是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内在驱动力。农民工返乡创业更看重的是创业环境,包括政府的金融优惠服务、先进技术指导和管理经验支持,这些是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保障力。切合实际的成功案列宣传缺乏,基础设施匮乏,造成驱动力和保障力不足,所以需要有各个行业成功的案例和良好的基础设施,拉动正在观望态度的农民工。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有待完善
发现乡村振兴与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互动主要存在新生代农民工对于相关政策的了解有待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表达发展诉求的渠道有待拓展,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扶持政策落实有待,改善缺乏成就感、归属感等现实情况,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热情[3]。加强创业服务平台完善是农民工返乡创业动力的重要因素。
(三)农民工返乡创业缺乏经验
1.经营管理的能力
经过调查,很大一部分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系统的学习过管理,更没有管理经验,所以在创业的管理上漏洞百出,例如,有些企业照抄照搬同类大企业的规章制度,在创业的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员工都是街坊邻里及宝妈,很多还都是自己的亲戚,在工作上没有经验,所以管理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损失及各种矛盾。一些创业者在创业中对员工关系处理不当,产生了员工对企业不满意、生产率低、岗位经常换人等问题。
2.发展长远战略的能力
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返乡创业存在一些问题,如创业项目集体化、创业人员创新意识不够强、生产效率低下、机械化水平不高。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创业者对创业机会和发展前景的把握不够准确,缺乏对长远发展的预判能力。返乡创业是一个涉及乡村振兴的的系统工程,如果没有长期的规划和目标,可能会降低创业成功率,阻碍乡村振兴发展的脚步。
3.选择项目的能力
在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进程中,许多创业者在项目选择上存在困难。主要是创业领域的选择。调查显示,大多数返乡的新生代农民工倾向于选择传统农业和制造业等低技术门槛和低风险的产业进行创业,占比高达84%,其中农牧畜占比47%,制造业占比37%(图1)。这些项目存在技术含量低、周期长、利润低、体力劳动量大等特点,不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快速实现致富增收的目标。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创业资金不足,银行贷款困难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商丘地区对于返乡创业的注册资本门槛已经大大降低,大部分企业注册资本都没有明确要求最低限额,但是创业者都是农村人,上一辈积累资金供他们上大学,再加上他们大学刚毕业积累资金有限,创业资金对他们来说非常困难,只能通过贷款来实现。但当前商丘地区银行贷款存在一定困难:一是贷款额度不高而且要求信用担保或抵押贷款,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可抵押的财产极少,造成大部分创业者被迫转向不需要抵押的借贷,即利息高、风险大的民间借贷,这对于新生企业而言负担大大加重;二是贷款手续复杂,材料多、审批周期长,这对于有创业想法或者迫切需要创业资金的创业者来说打压了他们的积极性。因此,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贷款渠道和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刻不容缓。
五、构建乡村振兴战略下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和谐发展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返乡创业的积极性
返乡创业成功案列的宣传是能够有效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信心。增强宣传力度和创业保障,在政策加持下可以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在乡村振兴的发展趋势下,不断改造商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各类创业扶持政策,建设返乡创业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加强宣传返乡创业成功典型。在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就业成为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典型特征,在此过程中一直伴随着农民工的季节性回流现象[4]。很多农民工处在是否回乡创业的观望时期,基层干部可以利用村庄微信群经常发送返乡创业成功的先进典型来宣传,提供专门的服务人员以便解答疑惑。还要加强规划引导,注意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引导返乡创业人员主动对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特别是市场需求度高、产品覆盖面小的行业[5]。做好新产业的转移与接收,促进商丘地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与农民工返乡创业联合发展。
(二)改善创业环境,使农民工顺利返乡
从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来看,农民工的返乡创业行动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情境关联意识的支配和影响,在动态结构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意识冲突等问题[6]。农民工返乡创业需要有很好的基础设施、运输物流渠道、销售环境,特别是当地比较廉政热情的政府部门。各行各业的成功不仅依赖于个人能力、经济实力和人脉关系,还需要与发展的环境和创业的环境相适应。
所谓人兴财旺,是希望在外工作的人才留在当地使本地的经济发展起来,利用农民工从经济发达地区带回技术可以推进商丘地区发展,改善城乡产业结构、实现乡村振兴发展。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资源、资源服务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环境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来说就显得极为重要[7]。要积极改善家乡软硬件基础设施,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后交通运输、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保障土地、金融、工商、环保等部门对创业的支持,营造创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聚集社会资源,共建和谐乡村
创业资源主要包括创业人才、创业资本、创业机会、创业技术、创业管理以及创业政策等,是新创企业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需要的特定的资产,也是新创企业创立和运营的必要条件[8]。政府要保障解决创业用地、创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和创业失败可能存在债务纠纷等社会问题,需要建立更完善的解决机制。
社会的有效资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支持:一是定期提供技术和管理指导培训。通过多种培训方式,如线上学习、实地考察、互动交流等,提高培训效果和效率。同时,政府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创业者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二是政府提供相应的股份制扶持,减轻创业者的压力。可以通过设立专项扶持基金、提供股权激励,例如政府可以规定,对于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项目,政府将以一定比例的股权作为奖励,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三是每个乡镇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点。提供家门口的创业指导,减少了他们因信息不对称而面临的创业障碍,提高创业成功率。创业服务点可以构建一个创业交流平台,促进创业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四是政府解决交通运输、教育等基础设施。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例如,完善的交通运输设施可以促进创业者的产品销售和流通,以及想投资的企业家前来考察,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最后,创业成功的企业可以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可以减少农民工外出务工,使农村的孩子也有父母陪伴,老人也可以老有所依,共同创建和谐幸福的乡村生活。
(四)提升产品质量,让产品销售出去
企业产品的质量不仅可以增强市场竞争力,还可以提高企业声誉,良好的企业声誉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发展空间。更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初始的创业网络规模偏小、网络类型趋同性强、网络紧密度高、异质性低、网络资源含量低,通过网络获取资源能力较弱,尤其是在人力资源获取和交易资源获取上困难较大,制约了农民工创业企业的成长[9]。在调研中发现,新创办的企业与返乡农民工打工时的企业相对比,他们企业创办久,原材料、工人、客户都有较大的优势,所以返乡创业的企业竞争力普遍偏弱。
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帮助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了解市场需求、竞争态势和行业前景,做好市场分析。政府可以推动品牌认证工作,帮助返乡创业企业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认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政府可以支持返乡创业企业进行品牌推广,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例如,政府可以组织农产品展销会、旅游推介会等活动,帮助企业推广产品,开拓市场。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直播带货、特别是特色产品销售的行列。除了因地制宜的特色产业外,多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也进一步显现。政府制定和推广产品质量标准,鼓励企业按照标准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政府可以通过抽查、检测等方式监督企业执行质量标准的情况,严把质量关,让产品顺利销售出去,才可以让创业者有利润,企业才能做大做强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建伟.中国劳动保障报[N].2023.
[2]段彩霞,黄静飞,邵建伟.商丘市实施百万人就业工程的对策建议[J].人才资源开发,2022,(23):59-60.
[3]郑雪.乡村振兴与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互动机制研究——基于海盐县的实证分析[J].嘉兴学院学报,2019,31(01):60-63.
[4]赵昕.人力资本对返乡农民工创业行为影响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
[5]陈润儿.推进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关于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情况的调查[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9,(10):5-11.
[6]肖翔尹,郭星华 . 意识的冲突 :返乡农民工创业困境研究 [J]. 中州学刊,2022(8):79-85.
[7]邱芬.浙江湖州市产学研2.0缝合科技经济“两张皮”[J].农村工作通讯,2021,(11):62-63.
[8]赵德昭. 农民工返乡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学家,2016(7) :84-91.
[9]马菲,郑寅辉. 构建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的联动机制[J]. 农村.农业.农民,2024(8):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