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赵鹏森,男,汉族,商丘学院教师,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研究方向:播音主持、新闻播音。
摘 要:在人工智能时代,播音主持专业行业领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与进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发展演变,催生了虚拟主持人、AI智能主播等新兴播音主持形式。这些新形式的主持播出形式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为民众提供了全新的视听觉体验。该技术对播音主持行业的现状展现出了双重性影响:既面临着巨大挑战,也蕴含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通过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不断交汇融合,对传媒类专业相关行业领域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实现与行业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人工智能;播音主持;创新发展
引 言
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运用为播音主持行业开辟了诸多平台选择方式,包括网络直播平台、音频分享平台等,这种多样化的播出平台使播音主持行业相关工作能够更广泛地传播。AI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让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效率变得更加高效快捷,播音主持行业工作者要清醒地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的优点与弊端,持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
一、人工智能技术在播音主持传播中的优势分析
(一)降低语音识别错误率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进步与应用,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可以利用该技术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与传统形式相比,人工智能技术在降低广播播出错误率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通过运用语音识别及自然语言处理等科技手段,可以实现对节目的内容进行正确的解读与表述,减少语音播报过程中的出错率,还能随着节目的播放情况,实时调节声音的各项参数数据,减少外界噪声、回波等干扰。
(二)实现即时精确的播报
在某些突发新闻事件或者连线报道中,当主播无法立即抵达新闻现场时,合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迅速地生成新闻报道,不仅能实时进行现场报道,显著增强了对紧急事件报道的效率。人工智能技术在处理多种国际语言、地方方言等技术领域也显示出其独有优势,无论面对国际还是国内受众,AI智能主播均能根据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实时调整其播出风格,从而实现更加精准和高效的传播效果。在一些国际频道或者地方方言节目中,AI人工智能主播能快速切换不同国家语言,确保实时、精准播报。
(三)流程优化与提升效率
节目播出前,主持人需要进行节目稿件整理、音频剪辑和背景音乐选择等准备工作,并通过后期剪辑处理,以确保播出质量。这些“流程”相对繁琐。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使节目播出流程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能自动剪辑精彩片段和生成高质量后期特效,减轻制作人员负担,优化广播电视节目工作流程。此外,AI技术还能实时监测节目播出过程中的各项参数指标数据,包括音量大小、音质、观众收听习惯等,并进行自动调整,确保最佳的节目播出效果。
(四)转变节目播出的形式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正逐渐改变传统广播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的工作形式,例如在一些需要快速播报的新闻类节目中,合理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于文稿语篇内容可以进行精准采集、深度分析,并能对受众的不同爱好“需求”作出准确且迅捷的回应。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播音主持行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虚拟主持人、智能语音播报等创新型播音主持形式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中。同时,这些新兴播音主持形式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不仅具有高效、准确的特点,甚至还能够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播报。
二、AI人工智能播报的弊端分析
(一)缺乏语言交流感和情感互动
语言作为人们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语言的功能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承。观众在节目收听或观看节目时,往往希望感受到主持人的情感和温度,而AI人工智能播报难以传递这种情感共鸣。人工智能语音直播技术虽然结合了真实主播的语音特征,实现智能化直播,然而,在传递语言的情感温度和人文关怀方面,该技术尚存在局限性,未能充分再现人际间正常的互动交流体验。尤其是在方言运用方面,尽管AI声音资料使用了不同方言状态下的语法、语气、语调和语速,但由于语音数据与真实语境存在相对差异,其表达显得生硬和机械,难以真正打动观众的心灵,也无法实现准确播报的效果。面对复杂情感和多层次语境,面对不同的人群受众,AI主播的声音暂时还不能像正常人类一样交流,在情感共鸣和文化传递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机械的语言拉开与人类的距离感
AI人工智能主播虽然能够运用一定技术手段模拟不同类型、不同年龄人群的声音和语气,但在情感表达和思维反应方面,其表现仍然较为单一。面对观众的电话、视频连线提问或即兴口语互动时,人工智能主播的机械性、单一性会显得生硬不自然,难以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缺乏灵动性和应变能力,很难在节目中与观众建立深层次的信任。虽然观众能看到一个非常逼真的虚拟人物形象,却无法感受到真人主持人在节目现场那种发自内心的热情互动和对整体节目的把控能力。即便人工智能主持人能够模拟出各种各样的表情和语气,但缺乏真实的情感体验,使得观众难以与之产生深层次的情感共鸣。这种人工智能科技带来的与人类之间的距离感,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观众对节目的投入度和忠诚度,让观众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体验到一种无形的技术隔阂感和距离感。
三、人工智能时代对播音主持专业创新发展策略
(一)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主持人个性化特征
在新媒体环境下,观众获取音频和视频内容的渠道非常丰富,这使得播音主持行业的竞争越发激烈,播音员主持人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个性,吸引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审视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明确自己在播音主持领域的定位和价值,从而找到区别于其他播音主持人的“特点”,如语言表达方式、声音特点、节目把控等。然后,根据个人特点来打造独特的主持风格,将自己擅长的节目领域或文化元素与播音主持风格相融合,展现出独有的、个性的主持风采。此外,播音员主持人还应多关注行业内的先锋者和新兴力量,借鉴其成功经验并加以创新,同时学习各类播音技巧和创意思维,在创作中持续挖掘和发展自己的独到之处。节目主持人通过结合个人特色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塑造出更具辨识度和吸引力的节目主持风格,保持并强化个人的独特风格,成为播音员主持人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二)借助专业优势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协同合作
主持人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同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的播音主持工作能够更加精准地满足听众的需求,了解观众的兴趣和偏好,从而调整节目内容和形式。同时,智能推荐也可以进一步为用户进行个性化推荐,提供量身定制的内容推荐服务。此外,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主持风格进行模拟、转换,使得节目内容更加生动和贴近观众。播音主持工作者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协作是必然的,技术协作能充分利用双方优势,优化节目制作流程,精准对接受众群体,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通过协同合作,播音专业与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播音主持行业的创新发展。
结 语:融媒体时代是一个机会与变革的时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观众的需要逐步走向多样化、现代化,探讨播音主持艺术创新发展模式,是应对新媒体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在融媒体时代,播音主持工作者和人工智能的协作是必然的。技术协作能充分利用优势,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通过将专业技巧和优势与AI人工智技术相互融合,有效利用AI人工智能这一工具,把握好融媒体环境下行业发展机遇,这不仅可以为播音主持相关工作注入新生活力,还能培育出更多的适合智慧媒体时代的优秀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推动播音主持行业乃至传媒相关专业领域实现高质量和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亚霏.云综艺制播模式创新策略分析.电声技术,2020(11)
[2] 王莉.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创新策略.新闻传播,2018(22)
[3] 杨茜.城市广电融合转型中的营销机遇与创新策略.视听界,2024(04)
[4] 耿波.新闻深度报道创新策略研究.中国报业,2023(10)
[5] 许鲁南.人工智能时代播音主持发展方向探索.西部广播电视,2023
[6] 李颖.人工智能技术在播音主持领域的应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