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院优师│何玉巧:心系学生成长 无悔教育人生

发布时间:2023-03-21作者:来源:字体: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而学校之风骨则在于教师。商丘学院的发展离不开教师们的奉献与担当。“弘德明志,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在商院教师们的身上尽致体现。他们充满情怀、锐意进取,积极在教海中探航;他们敬业爱生、勤奋求实,用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师者之风,山高水长,商院优师专栏将陆续推文,展示本校优师风采,让他们的赤诚教育之心,激励我们踔厉奋发、臻于至善。

图片 1.jpg

何玉巧,女,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任人文学院副院长,目前主要从事教育与新媒体研究。入职以来,主持完成市厅级教科研项目12项,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主持完成校级教科研项目3项,荣获二等奖2项;发表论文2篇,其中中文核心1篇;参编著作《新闻采编与跨媒体传播》10万字。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学科专业竞赛获奖146人,一等奖30人,二等奖38人,三等奖71人,优秀奖7人。

 

2014年9月,入选河南省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千人互聘计划”。

2018年12月,被聘为商丘学院专业(学科)带头人。

2019年1月,入选2018年度商丘学院青年骨干教师。

2019年4月,荣获商丘市示范区五一劳动奖章。

2021年1月,荣获第三届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程教学创新大赛学校初赛特等奖。

2021年1月,“暖冬行动”志愿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2021年4月,“圆梦计划”志愿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2021年5月,荣获商丘学院2020年度“校长教学质量奖”

2021年10月,荣获2021年“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

2022年1月,荣获2021年度商丘学院青年教学名师。

在商丘学院有这样一个群体: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他们栉风沐雨、育德树人;面对纷繁而复杂的各项事务,他们任劳任怨、一丝不苟。他们是学生迷茫无措和失意困顿时的鼓舞者,是学生成才路上的引路人。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位倾情教育、逐梦前行,用心帮助每一位学生筑梦成长的大学教师何玉巧。

图片 4.jpg

图片 2.jpg

图片 3.jpg

图片 5.jpg

图片 6.jpg

图片 7.jpg

第一篇: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践行者

2020年10月,何玉巧主讲的课程现代教育技术立项为河南省首届课程思政样板课程。自此,她和课程教学团队的同事一起,开启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之路。从最初的懵懂到现在的初见成效,经历了两个学年4个学期的课程思政建设,对课程思政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一种思维方式,要求专业教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运用可以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的题材与内容,全面提高大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小学教育专业意在培养德才兼备的小学全科教师,与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不谋而合。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所学习的教育技术,本身属于传播载体和媒介范畴,所以需要加入大量的思政内容来支撑课程思政建设。何玉巧带领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围绕课程思政的内容设计范围,将政治导向、专业伦理、核心价值等内容有机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去。他们结合专业需求和思政育人目标,设计了大量思政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系统的使用教育技术完成相应的作品或作业。课程教学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高质量完成项目作业并能熟练驾驭教育技术,大量思政主题内容的植入最终同步实现了育人目标。

图片 8.jpg

图片 9.jpg

图片 10.jpg

图片 11.jpg

图片 12.jpg

图片 13.jpg

第二篇:学科竞赛和支教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学生学科竞赛和支教活动是锻炼人智力和能力,超出课本范围的一种特殊的考试和竞赛,是高校实践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丘学院人文学院以学生学科竞赛和支教为抓手,着力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何玉巧不仅是人文学院骨干教师,同时也是学院学科竞赛和支教活动的主要负责人和参与者。

何玉巧带领专业教师依托小学教育专业,立足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坚持采用赛教融合的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教育技术水平,也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截至目前,何玉巧和专业教师团队围绕小学教育专业发起的学科专业竞赛有9项: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全国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河南省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比赛、全国小学数学线上教育公益活动(“圆梦计划”和“暖冬行动”)、“华文”师范院校数学师范生教学能力线上测试与交流展示活动、 “华文”语文、英语、政治等系列小学学科教学技能比赛。

除了积极组织和参与学科竞赛活动,自2021年寒假开始,她和学院其他青年教师已组织学生连续4个学期利用寒暑假参加广西师范大学“数学课栈”团队举办的小学数学在线辅导教育公益活动,累计有376名同学共为边远地区的中小学生完成线上教学辅导5051小时,先后有79名学生荣获“优秀志愿者”称号,有10多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学校连续4次荣获优秀组织单位。

图片 14.jpg

图片 15.jpg

图片 16.jpg

图片 18.jpg

图片 17.jpg

图片 19.jpg

第三篇:人文“师带生”科研项目的发起者

为进一步落实人才培养质量要求,推进本科生科研素养的提升。2021年春季学期,何玉巧和学院青年教师一起创建了人文“师带生”科研项目,第一期尝试性挑选10名学生参与老师申报的科研项目,2个学生分配1名指导教师。经过指导老师一年的培养,学生具备了基本的文献分析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调查研究方法,第一期学生参与的科研项目最终全部成功结项。

2022年春季学期,何玉巧选择小学教育专业为试点,带领人文学院专业教师发起招募活动,通过精心设计的两轮笔试筛选团队成员。在专业教师的认真指导和学生们的努力下,前期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第二期人文“师带生”科研项目活动累积有82名学生参与科研立项和结项活动,其中有7名本科生独立主持立项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课题。

依托前期经验,何玉巧和其他专业教师决定扩大项目招募范围,从第二期的试点专业覆盖到全院本科专业。2023年3月14日,人文“师带生”科研项目第三期团队成员招募动员会圆满举办。活动现场,同学们参与热情极高,几百人的阶梯教室座无虚席,同期QQ群学生报名人数达到238人。接下来,她将进一步探索人文“师带生”科研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模式,凝练育人品牌,发挥育人实效。

学生眼中的何老师:

图片 20.jpg

人文学院小学教育(师范)本科1902班学生孙笑语

对于如何教学,何老生一直在不断地进行着实践与创新。在我们第一节现代教育技术课上,她就与同学们交流这学期所设计的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的思政主题实践活动,听完后大家对整个学期的学习任务充满了期待。

对于如何教育学生,何老师总能因材施教。在参与商丘学院2021年人文“师带生”科研项目活动时,课题撰写过程中,面对迟迟做不出“申报书”的我们,何老师不仅说了许多宽心话,还耐心地带领我们一起去查阅文献、梳理思路和框架。

时至今日,我仍然记得和何老师一起准备第十届数学华文杯交流赛作品时的点滴往事,她总是能够在无意间的点评中给予我最恰当的信任、鼓励和“批评”。当时由于我的拖延,我们几乎陷入规定时间交不上作品的困境,何老师十分着急但又从未责怪我,而是帮助我快速纠错,最终成功上报作品。那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令我内心感动,感受到了老师满满的爱,至此我也养成了高效做事的习惯。在何老师的鼓励下,大学四年我通过学科竞赛取得了很多奖励,身边很多同学都因为结识何老师而迅速成长。

总的来说,我眼中的何老师对专业前景有清晰认知,对于专业教学充满思考,对于学生的学习充满关爱,对于学生的指导充满智慧,是在教学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的四有好老师。

人文学院小学教育(师范)本科2004班学生高婧怡

在商丘学院2022年人文“师带生”科研项目活动中和何老师初次认识,长久相处之后发现老师以身示范着:教育不是修剪枝丫,教育是改良土壤,这也成了鞭策我成为一名好老师的座右铭。

还记得一次班会活动中,何老师留心观察学生,她让我们畅所欲言,了解我们学习安排、生活日常、职业规划等情况。班会后还对我的一些学习习惯进行了科学的指导、恰当的建议,让我整个人变得稳重了许多。她如母亲般温暖,给了我最大程度的关心与照顾。

我也是在她的鼓励下,打算积极参与老师们的科研项目。何老师提醒我们: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感兴趣和觉得有意义的研究问题进行研究,在学习中学会观察,善于思考,立足实践,勇于表达。最终在何老师的指导下,我参与立项2021年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课题《“双减”政策下地方院校师范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她还建议我要勇敢参加学科专业竞赛活动,与更多优秀学生积极合作与共同进步。经过何老师的辅导,我荣获第十一届“华文”全国师范生语文学科教学能力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数学学科教学能力竞赛三等奖等好成绩。从前的我羞于站上讲台,正是因为老师的激励,我勇敢地一次次站上讲台,在反复的试讲中激发了潜能,提升了教学能力。

图片 21.jpg

桃李无言,一生感恩,何老师如我梦想追光路上的点灯人,以熹微灯火,点燃滚烫星河!

教师是点燃兑现梦想的职业,14年前何玉巧怀着对教育理想的无比憧憬走上了三尺讲台。14年来,她每天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才能让学生感到快乐幸福?才能让学生感到自信有价值?才能为学生点燃心中那盏灯?她坚定要做一个温暖、心中有爱的教育者。